<聆聽> 下


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和朋友面對面,
也可以透過網路談天說地。

真實的界線被混淆,

我們曾經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,
每天都與一個人面對面交流,
不論是高談闊論或是寥寥無幾的對話,
都是自由且真實的,
那就是自己。

我們輕易地交出,
別人對自己看法的想像與謬誤的掌控權,
他人的話語輕易地訂下我們的價值。

有的時候正是因為我們太過在意,
而在不知不覺中,
竟活出他人眼中的自己,
而非那個自己希望成為的自己。


心理治療師薩堤亞曾說:
「當我的內心足夠強大時,
我不再攻擊。
當我不再傷害自己的時候,
便沒有人可以傷害我。」


我們漸漸失去描摹自我想望的能力,
這個世代每個人的意見都被放大、
每個人都有無窮無盡的言論可以發表,
然而唯獨在對自我的了解與期許上,
我們失去與自己的聯繫。


我們該學會停止在他人的眼中尋找自己,
因為他人的評價只是一坪倒影,

而鏡中倒映的自我樣貌,
真正取決於
我們自身付出的行動和對自我的肯定。


我們何其有幸生活在如此便利與神奇的科技年代,
但我們也許能適時地思考何謂自我、
何為恐懼與哀傷的源頭。


在我們責怪自己和感到失落以前,
是否能明辨世界帶給我們的真實和假象,

我們所追尋的快樂,
何嘗不是散落在人生中的處處風景?



更重要的是,明亮的希望與快樂,
只會在豐足的內心中展現,
照亮我們人生的路途。



留言

熱門文章